🗣 jiuhii/liuhuu 鰇魚 - 魷魚。軟體動物。身體呈圓錐形, 有側鰭, 共十隻腳。以觸腕的吸盤捕捉小魷類、甲殼類及魚類為食。遇到危險時, 會從肛門附近的墨囊噴出墨汁, 趁機逃生。🗣 jiuhikvef/liuhukvy 鰇魚羹 - 一種小吃, 用魷魚作成的羹湯。
🗣 juxnpviafkauq/luxnpviafkauq 潤餅𩛩 - 春捲。將麵糰攤薄烙熟後, 捲包五花肉絲、豆芽、香菜、紅蘿蔔絲及筍絲等製成的食品。
🗣 kabaxnghii/kabaxnghuu 加網魚 - 魚類。有黑加網魚和紅加網魚, 為深海魚類, 肉質細, 少刺的高級魚類, 為屏東縣東港鎮的特產之一。
🗣 kaboaqzhaix 茄茉菜 - 葉甜菜、厚皮菜。葉菜類。二年生草本, 葉柄長, 葉面平滑有光澤, 葉肉很厚, 果實為褐色, 嫩葉略帶甜味, 可以食用, 一般民間多用來餵豬。因為外形像飯勺, 所以有的客家話叫「勺菜」。
🗣 kalah 嘉鱲 - 魚類。腹部呈白色, 體側扁而鮮紅, 身體多處部位有黃色斑點或斑紋。身長約二十到二十五公分, 遍布臺灣四周的海域, 以小魚、小蝦及透抽等為食。是屬於比較高級的魚類。
🗣 kalie 咖哩 - 用胡椒、薑黃、番椒、茴香、陳皮等的粉末所製成的調味品。色黃、味香而辣, 以印度所產最為著名。借自英語 curry。
🗣 kapy 咖啡 - 木本植物。常綠喬木。原產於東非阿比西尼亞, 現多栽培於熱帶地區。高約四至六公尺, 花白色。核果橢圓形, 成熟時呈黃紅色或紫紅色, 內含兩顆種子, 即為咖啡豆, 處理後再經烘焙並研磨成咖啡粉, 可沖泡為飲料, 有興奮神經之效, 是一種流行的現代飲品。源自英語。
🗣 kafbaq 絞肉 - 絞成碎泥的肉。
🗣 kahsimbaq 胛心肉 - 指豬肉或牛肉前腿以上到肩胛之間的部位。肉質較結實, 脂肪較少, 適合燒烤或紅燒。
🗣 kaeboah 芥末 - 芥末。用芥菜子研磨成黃色細末, 味道辛辣, 也會有嗆鼻的情況, 常作為調味料。這和用山葵磨成的 oasafbiq 不同, oasafbiq 是綠色的, 但是華語都叫芥末。
🗣 kafm 柑 - 柑橘類的總稱。
🗣 kam'ar 柑仔 - 橘子。植物名。小喬木或灌木。果實也稱為「柑仔」, 呈圓形, 果皮為黃綠色, 果肉多汁, 可以食用。
🗣 kam'afbit 柑仔蜜 - 番茄。植物名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 果實呈扁圓形或小球形。成熟時為紅色, 味道甜而略酸。阿仙藥。放在檳榔裡頭吃的土塊樣的藥。
🗣 kamciax 甘蔗 - 禾本科植物。外形像竹子一樣直立, 莖實心有節, 含有多量的甘甜水分, 為製糖原料, 可以生食。
🗣 kannar 橄欖 - 橄欖樹的果實。果實呈橢圓形, 初為黃綠色, 後轉為黑黃色, 可以生吃, 也可以用來鹽漬或做成蜜餞。
🗣 kanpoex 干貝 - 蚌類扇貝上的肉經乾燥製成的食品。
🗣 kvax 酵 - 一種微生物, 為真菌類, 可將糖分解為酒精與二氧化碳。
🗣 kauliangciuo 高粱酒 - 由高粱所釀成的酒。
🗣 kawbøfhii/kawbøfhuu 狗母魚 - 魚名。狗母魚科。活動於沿岸沙泥海域, 有時會進入河口, 因肉質較差, 刺又多, 常用來做成魚鬆等加工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