🗣  khiezuie  汽水 -  將碳酸氣溶於水中, 再加入糖和果汁而成的飲料。

🗣 khi'ar 柿仔 - 柿子。瓜果類。柿樹的果實, 大多為圓形或扁圓形, 果皮有大紅、橙紅兩色, 果肉則為紅黃色。大致可分為甜柿及澀柿兩類。

🗣 khixkoea/khixkea 柿粿 - 柿餅。把柿子壓扁、晒乾後製成的餅狀食品。

🗣 khixpviar 柿餅 - 柿餅。把柿子壓扁、晒乾後製成的餅狀食品。

🗣 khien'ar 圈仔 - 掛在物體上的環扣。一種麵粉製的食品。呈扁平狀, 通常無餡。

🗣 khinzhaezw/khunzhaezw 芹菜珠 - 切碎的芹菜粒, 通常用來做為調味品。

🗣 khngf 糠 - 穀粒的內、外皮。

🗣 khøfthaumoee/khøfthaubee 洘頭糜 - 湯水很少的稀飯、稠稀飯。

🗣 khok'aftef 觳仔炱 - 一種油炸小吃, 先將豆芽菜、韭菜舖在鮮蠔上, 再摻上一層麵粉漿, 下鍋炸成圓扁形。吃時沾上醬料, 口感酥脆, 在彰化王功一帶最著名。

🗣 khorngbahpng 炕肉飯 - 將白飯配上一些當令的菜餚, 再加上一塊用滷料燉煮過的五花肉, 為臺灣常見的飯。

🗣 khorngzvoazuie 礦泉水 - 山泉水。富含礦物質的泉水, 有些可以飲用, 有些具有醫療效用。

🗣 khokhofaq 可可仔 - 可可。可可樹的種子經過烘焙、研磨後所沖泡出來的飲料, 可以熱食、冷食, 味道微苦回甘。借自英語。

🗣 khofkoef 苦瓜 - 瓜果類。帶有苦味的瓜類植物, 果實是長圓形或卵圓形, 兩頭尖, 表面有許多瘤狀突起, 用來燉湯或炒鹹蛋、豆豉等。也可入藥, 做成苦瓜丹。

🗣 khofteiuu 苦茶油 - 由苦茶樹的種子壓榨製成的油。具有潤肝、清血、健胃整腸的功用。可當作一般食用油烹煮食物, 也可製成護髮劑或治療燙傷的藥膏。

🗣 khoahpag 闊腹 - 魚類。臺灣馬加鰆, 鯖科, 體延長, 側扁, 中央脊長而高。背鰭前半部為黑色, 後面為白色有黑緣。本島各地皆有產, 以西部沿岸較多, 是經濟價值高的食用魚。

🗣 ki'afpefng 枝仔冰 - 冰棒。在模型中倒入果汁、糖水、紅豆湯或牛奶, 並插入竹枝或木條, 放置在冰箱中凍結而成的棒狀冰品。

🗣 kihii/kihuu 旗魚 - 魚類。體長可達一丈餘, 呈紡錘狀。嘴尖而細長, 無鱗, 背鰭大而似旗, 故名為旗魚。好游泳於海水上層, 每年春季向北洄游, 秋季則向南遷徙。肉多刺少, 高油質, 是重要的經濟魚類。

🗣 kiarmsurn 劍筍 - 箭筍、箭竹筍。箭竹所生出來的筍子。味道苦中帶甘。

🗣 kiamhii/kiamhuu 鹹魚 - 用鹽醃漬過的魚。

🗣 kiamvi'ar 鹹圓仔 - 鹹湯圓。湯圓有時有鹹味內餡, 通常煮成湯加茼蒿菜吃。

next | previous | Spelling Helper